重点推荐 每日一图 专栏
产品大全 产品年表 数码相机 镜头 器材点评 品牌专区 选机中心 榜单汇总 名词百科
最新动态新品走廊器材评测玩转器材市场行情无忌活动厂商动态 资料库 资讯专题
行色中国行色世界行色攻略行色资讯 行色专题 行色地图
影像动态影像派摄论无忌影展无忌访谈无忌月赛无忌学院无忌视觉专栏书架 影像专题
早茶 下午茶 美丽说 她学院 她视觉 闺蜜圈她在这里
世博动态影像世博我与世博老照片展馆秀世博档案
新车 测试 改装 摄影师 设计 模特 访谈 活动 图库 论坛
默认风格无忌经典
首页 > 器材频道 > 名词百科 > 滤光镜 (Filter)

滤光镜 (Filter)

滤光镜又称滤色镜,它是装在镜头前端使用的一种辅助光学器件。滤光镜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光学滤光镜,也称效果滤光镜,它们只对影像进行处理,改变画面的几何形状或构成等,而不改变画面的颜色,如柔光镜、梦幻镜、中灰密度镜和多影镜等。另一类是颜色滤光镜,它们能改变画面的色彩构成,如带颜色的补色镜、渐变色镜等。

目前许多厂家都生产了滤光镜,而且大多数都是圆形的。这类滤光镜有个不足之处,就是如果某一用户拥有数支滤镜直径不同的镜头时,配备滤光镜就会发生困难,开销比较大。有时可以通过螺纹转换接圈使某一种滤光镜适用于不同口径的镜头上,但这种方法常常不适用于广角镜头,因为容易出现四周遮角现象。有的书籍则告诫读者在选购镜头时要尽量选择滤光镜口径统一的镜头,但在现实情况中有时却又是很矛盾的,好镜头的口径未必与自己原有镜头的口径相同,而口径一致的又不是好镜头,很难做得两全齐美。

对于拥有镜头数量较多的用户来说,最佳的解决办法是使用方形滤光镜。这种滤光镜不再仅仅是一片镜片,而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滤光镜片、滤光镜架和适配接环。对于口径不同的镜头,配用不同的适配接环就行了,因此通用性良好。使用时先将适配环插入滤光镜架上,再拧上镜头前端。

这种方形滤光镜片最早由法国人Jean Coquin于1973年发明,并命名为高坚(或柯金)创作滤光镜系统(Cokin Creative Filter Sy-stem)。目前该系统的滤光镜品种是比较齐全的,其代号、名称及用途见表4-12。高坚系列滤光镜的滤光镜架有两种规格:A型和P型。A 型是专为35mm照相机而设计的,适用于滤光镜直径为36~62mm的镜头,而P型则是专为大幅面相机(如120相机等)、大滤光镜直径(如超广角镜头)和电影摄影机及摄像机而设计的,适用于滤光镜直径为48~82mm的镜头。

使用这种滤光镜时有三个优点:一是在拍摄时可按需要来旋转滤光镜,在使用如渐变色镜和多影镜等滤光镜时特别好用;二是可以同时使用多片滤光镜片,而不会引发遮角现象;三是可以偏离镜头轴心使用,如可以用多影镜拍摄出一边画面有多影,而另一边画面仍保持原样的照片,这是圆形滤光镜所无法做到的。

现在市场上方形滤光镜系统还有很多种,如英国的Filtek和Cromatek、日本的Hoyarex和Sunager等。

关于滤光镜的使用方法,在许多摄影书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介绍,这里将不重复,使用注意事项就是不要滥用滤光镜,虽然它们有时会化腐朽为神奇,但更多的是化神奇为腐朽,令照片俗不可耐。下面只谈一些与自动聚焦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被摄体的亮度不够或反差太低时,AF系统会失效的。所以在使用滤光镜时,因画面的颜色或影像已被改变,有可能会造成自动聚焦失败。下面列出一些有可能对自动聚焦有影响的滤光镜,以及在使用时如何解决的方法。

(1) 柔光镜(Soft focus):若使用柔光强度比较大的柔光镜时,因整个画面的影像全部柔化,反差降低,如同聚焦不准一样,AF系统自然也不能分辨出什么地方是准确的,因此会导致自动聚焦失败。此时只有改变成手动聚焦方式,别无他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柔光镜的效果不是太强烈的话,还是能够自动聚焦的。所以选用柔光镜时,最好采用名牌产品,如高坚、保谷(Hoya)、B+W等。

(2) 中灰密度镜(ND):这种滤光镜的作用是对所有波长的光线均进行部分地阻挡,使到达胶卷平面的亮度降低。由于亮度降低,也会使AF系统失灵的。此时,一般是先自动聚焦,然后再加上中灰密度镜,或者是改成手动聚焦。

  

ND x2
ND x4
ND x8

(3) 星光镜(Star burst):星光镜的表面上有被蚀刻出来的纵横交错的线条,在点光源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出光芒四射的星光。用在AF单反机上时,有时星光镜的线条交叉处正好处于AF区域内,若聚焦点又恰好是点光源时,则在AF区域内产生一个强烈的星光点,虽然能够聚焦,但有时会聚焦在不希望的位置上,有时则不能聚焦。遇到这种情况时,若是使用高坚系列的方形滤光镜,只要将滤光镜稍微偏移一点,就能解决问题;若是使用圆形滤光镜,只有改变聚焦点。

  

十字镜
星光镜
米字镜

星光镜

米字镜

(4) 多影镜(Multi image):对于大多数这类滤光镜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是将画面径向地分成(三影像)三等分或(五影像)五等分的多影滤光镜,AF系统肯定失效。

 

 

(5) 渐变色镜 (Graduated):有时在亮度较低时,AF系统会失效,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

(6) 双重曝光遮片(Double mask): 在多重曝光时,先挡住一部分进行曝光,然后又将原来曝过光的部分遮挡,再作第二次曝光。由于AF区域处于画面中央,一般要切换成手动聚焦方式。

还有很多滤光镜,读者在使用时,可自行测试一下。一般来说,只要对画面中央的AF区域不造成影响的话,是能够正确地自动聚焦的。

另外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当镜头前端要装的滤光镜较多,或使用较重的滤光镜时(如多影镜或后面提到的半鱼眼附加镜等),最好切换至手动聚焦方式,因为AF马达的扭矩有限,附加的滤光镜会使前端转动的镜头的负荷增加。

我们现在来谈一下半鱼眼附加镜(Semi fisheye conveter)。我们知道了增距镜的存在,从理论上讲,也应该存在着与之对应的"减距镜"存在,互成对偶。半鱼眼附加镜就是这样的"减距镜"。因为它像滤光镜一样,是附加在镜头前端使用的,所以放在这里介绍。

半鱼眼附加镜的作用与增距镜的作用恰好相反,可以使整个组合镜头的焦距缩短,大多数是将原镜头的焦距缩短至原来的0.42~0.5 倍。半鱼眼附加镜是廉价的广角镜头代用品。对于只有标准镜头的用户,可以将半鱼眼附加镜接在标准镜头上,就可以得到焦距为25mm左右的鱼眼镜头了(注意,这不是广角镜头,因为边缘变形较大,而且有鱼眼效果,故得其名)。半鱼眼附加镜的特点是并不影响原镜头的最大光圈,而且可以使组合镜头的最短聚焦距离缩短。其缺点是成像质量大大地降低了,尤其是边缘部分,所以往往要用小光圈来拍摄。

半鱼眼附加镜还有一个特点,如果与35mm或焦距更短的镜头一起使用时,会造成画面四个角出现遮挡现象,如果接至24mm的镜头时,组合焦距等于12mm,成为了名符其实的"鱼眼"镜头,所以在画面上出现一个完整的圆形区域,全部被摄景物完全集中在圆形部分内,而四周则是全黑的。有些影友不明白这个道理,而认为是厂家的产品质量有问题,并写信到报纸加以批评,实属冤枉!试想一下,焦距短于16mm的鱼眼镜头都出现遮角现象,何况这种廉价的半鱼眼附加镜!

对于不可更换镜头的相机,还是有些专用的广角附加镜,使用方法与半鱼眼附加镜一样。但确实是将视角扩大了,如奥林巴斯IS-1000的A-28和理光MIRAI的WA28M等, 可以将原来的35mm焦距扩展至2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