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每日一图 专栏
产品大全 产品年表 数码相机 镜头 器材点评 品牌专区 选机中心 榜单汇总 名词百科
最新动态新品走廊器材评测玩转器材市场行情无忌活动厂商动态 资料库 资讯专题
行色中国行色世界行色攻略行色资讯 行色专题 行色地图
影像动态影像派摄论无忌影展无忌访谈无忌月赛无忌学院无忌视觉专栏书架 影像专题
早茶 下午茶 美丽说 她学院 她视觉 闺蜜圈她在这里
世博动态影像世博我与世博老照片展馆秀世博档案
新车 测试 改装 摄影师 设计 模特 访谈 活动 图库 论坛
默认风格无忌经典
首页 > 器材频道 > 名词百科 > 快门类型 (Shutter)

快门类型 (Shutter)

快门结构

快门的类型有多种,我们这里只谈AF单反机上常见的电子控制纵走式焦点平面帘幕快门(也就是人们常提到的钢片快门,由于现在的快门帘幕并不一定是用钢片制成的,所以称纵走式焦点平面快门更为合理)。

焦点平面帘幕快门位于照相机焦点平面前方,它的作用是在未曝光之前遮挡光线,使胶片不见光;在曝光时控制胶片的有效曝光时间。快门一般是装在机身上的独立部件,便于装配和维修。纵走式焦点平面快门的制作材料有钢片和铝合金,也有采用塑料及合金复合式材料。快门由两层帘幕、电磁释放装置和减震装置组成,两层帘幕分别称为第一帘幕(或前帘)和第二帘幕(或后帘)。

每一层帘幕由数片(一般为4至6片)非常平直的小薄片相叠而成。这些小薄片在杠杆的控制下,即可以迅速展开,又可以彼此灵活地重叠在一起。展开之后,其相邻的小薄片之间始终仍有一部分彼此相重叠,因此相邻部位始终不会漏光。

在未曝光之前,只有第一帘幕展开,挡住未曝光的胶片;而第二帘幕则是重叠收缩,位于胶卷片窗的底部.(在手动卷片的单反机中,未上快门之前是两层帘幕都挡住未曝光的胶卷;进片及上快门之后,才是一层帘幕挡住胶卷)。曝光时,第一帘幕向上收缩,使胶片暴露在成像光线下进行曝光。当设定的快门速度低于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时,在第一帘幕完全收缩到头后,第二帘幕经过一定时间的延迟后(延迟时间视快门速度大小而定)才开始展开。当设定的快门速度高于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时,在第一帘幕未收缩到头时,第二帘幕就开始展开,两片帘幕之间形成了一条宽度小于24mm的裂缝 (35mm照相机的胶卷规格为36×24mm), 该裂缝以一定的纵走速度扫过胶卷平面,使胶卷曝光。曝光结束时,第一帘幕完全叠合在片窗上方,第二帘幕完全展开,将片窗遮严。在进片过程中,第一帘幕展开后,第二帘幕再收缩,为下一次曝光做好了准备。

纵走式快门

实际上这条裂缝的行走速度低于所设定的快门速度,但胶卷平面上每一点的曝光时间却正好是快门速度所对应的时间,所以从理论上分析,每一张底片所记录的景物不是同时曝光的,而是分先后的,但这种差别太小了,以至于在日常摄影中可忽略不计。但在高速摄影中,这种差别会造成画面畸变。

调节快门速度实际上是调节两块帘幕之间的缝隙的宽度。有些人认为调节快门速度是调节快门帘幕的行走速度,这是不正确的,在快门动作时,帘幕的行走速度是不变的(如Nikon F4和Canon EOS-1的帘幕行走速度为2.7m/s)。

目前最高的快门速度是1/12000s,而最高闪光灯同步速度是1/300s(除了采用频闪实现的高速同步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用轻型材料来制造快门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快门的释放装置为电磁式的,由电磁离合器控制。在快门释放前,电磁离合器处于释放状态,当操作者按下快门释放钮时,电磁离合器通电,将快门帘幕吸起,开启快门帘幕。减震装置的作用是消除快门帘幕收缩和展开所引起的震动。

1/12000秒快门拍摄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Nikon F4的快门,它与一般单反机上的单层帘幕不同,它第一帘幕和第二帘幕均采用双层设计,所以对光线的密封性能特别好。在反光镜上锁时,光线不能从薄片之间的缝隙透过去到达胶片。

在正常的设置快门速度方式中,一旦设定快门速度后,在曝光过程中的曝光时间就已经固定下来。而在"B"(Bulb)和"T"(Timer)门方式中,拍摄者可自由地决定曝光时间。

"B" 门的工作过程是:按下快门释放钮,快门帘幕打开,松掉释放钮,就关闭快门帘幕;

而 "T"门则是第一次按下快门释放钮,快门帘幕开启,然后可松开手,第二次按下快门释放钮时,快门帘幕才关闭。这两种方式特别适合于长时间曝光的场合(如夜景)。

目前绝大多数AF单反机和部分AF袖珍相机都配备有"B"门方式,而"T"门方式则比较少见。还有一种自动定时方式,拍摄者设定曝光时间,然后由相机自动关闭快门帘幕,与慢速快门类似,但特点是曝光时间较长,一般可达一小时以上。

另外有一点要提醒的是:相机上表示的快门速度为典型值(或称名义值),而不一定是曝光时的真实值。由于制造上的原因,实际的快门速度与典型值还是有一定误差的。比如说,1/500s的快门速度,在Nikon F3上为1/531s,而在Minolta X-700上则为1/462秒。下表为Canon EOS RT快门的实测值(引自《日本相机》1989年12月号p.291~299,EOS RT测试报告):

表示值(s)
基准值
实测值
相对误差值
30
32
31.8
0.625
15
16
15.9
0.625
8
8
7.94
0.75
4
4
3.97
0.75
2
2
1.99
0.5
1
1
0.99
1
1/2
1/2
1/2.02
0.99
1/4
1/4
1/4.03
0.744
1/8
1/8
1/8.06
0.744
1/15
1/16
1/16.1
0.621
1/30
1/32
1/32.4
1.235
1/60
1/64
1/65.3
1.991
1/125
1/128
1/130
1.538
1/250
1/256
1/262.4
2.29
1/500
1/512
1/537.6
4.656
1/1000
1/1024
1/1176
12.925
1/2000
1/2048
1/2702
24.2

注:相对误差值的单位为百分数,计算公式为:

相对误差 = (实际值 - 设计值)÷设计值×100%

由于现代AF单反机都是采用电子振荡电路来作为快门的定时和采用微机来控制,所以相机生产厂对快门速度都是按2的幂级数来设计的。从上表可看出,30s是按2的5次幂设计,而1/2000s则是按2-11来设计。一般来说,快门速度愈高,其精度也就愈差,从上表的数字就可以看出,使用时要注意。

相关词条